来源:沧州网|时间:2016-11-21|栏目:国际
2015年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桂建芳。通讯员丘剑山 供图
桂建芳日常工作图:研究优质鲫鱼。通讯员丘剑山 供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沈素芬 通讯员丘剑山)8月4日,在湖北一年一度的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有个人的名字让人肃然起敬。他就是2015年湖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桂建芳。
对于自己的获奖,接受记者采访时,桂建芳十分淡然。他说:“做科研,静不下来,便深不下去。”
30年“死磕”优质鲫鱼,喜头鱼成功游向湖北人餐桌
1985年,桂建芳从武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算起来,现年60岁的他已从事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研究30年。
2013年,桂建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他是业内公认的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桂建芳院士是湖北黄梅人,学习和从事鱼类育种研究的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国人吃上鲜美的鱼。
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真的做到了。在湖北人餐桌上已是司空见惯的喜头鱼(即鲫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就得益于桂建芳对于银鲫的专研,选育出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异育银鲫“中科3号”由于具有优良养殖性状,作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推介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和农业部近五年来推介的渔业主导品种之一,从2009年开始,陆续向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现已游向全国,增产幅度20%以上,2010至2014年五年间共新增利润百多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在主要的渔产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占有率达到70%。
这些数据,可能普通百姓感受不深,但发生在我们餐桌上的实际变化,是真真切切的。桂建芳回忆,30年前,月工资60块就已经算是高收入的年代,当时市面上的大鲫鱼卖8到10元每斤,显然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种奢侈,而现在市场上鲫鱼更大,但依旧是那个价,几乎所有家庭都能消费得起。
大家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鲫鱼因为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脂肪少,食之鲜而不腻,价格适中,而且含蛋白质多,营养全面,成为每个家庭餐桌上最重要的营养供给,经久不衰。
“破解生殖奥秘,揭示病疫玄妙,渔业护平湖。”桂建芳说,这首自创的《水调歌头·水经新注》,正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十载科研不辍育出银鲫新品种
人人能有鱼吃,吃得起,这其中,产量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水产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和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是养殖可持续、产量提升的首要因素之一。
据悉,桂建芳从1985年起就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50多个样点调研取样,取样四五千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在长期的育种过程中,桂建芳积累了很多具有潜在价值的遗传资源,带领团队针对鲫鱼养殖区域广、养殖总量大,但同时出现品种混杂、养殖急需品种更新的严峻现状,开展新品种选育。
他用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坚持研究20余年,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这是脊椎动物中首次发现的特殊现象,引起了国际专家高度关注。
桂建芳原创银鲫育种技术路线,利用银鲫特有的生殖方式,培育出由雄核发育产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2008年获得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
这一银鲫新品种跟普通鲫鱼相比,不仅吃起来口感好,而且生长速度平均快20%,出肉率高6%,遗传性状稳定;整条鱼呈瘦长形,体型更好看;加上鱼鳞不易脱落,售卖时卖相也好。
桂建芳培育出“中科3号”银鲫,不单单是开发了一个鲫鱼新品种。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鱼类性别形成的遗传机制及其雌雄差异的遗传标记,他和团队还开拓出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开创了鱼类性控育种的一种新思路。在长期研究工作中,桂建芳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材7部,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荣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2014年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等。
“技术性研究很重要,同时基础性研究是基础,更重要,更不容忽视。”桂建芳说,“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技术性研究,重要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