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沧州网|时间:2016-11-21|栏目:互联网
荆楚网消息(记者石倩、张竞恒、黄洁如)摄影,是用镜头记录历史、讲述故事的视觉艺术。近几年,湖北一些民间摄影组织也正在以拓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观照堂影像艺术中心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6月底,观照堂承办的摄影交流活动,曾组织了24位摄影家团队赴韩国全罗北道拍摄采风、交流文化。
观照堂创始人、艺术总监王岳君称,此次赴韩国交流只是观照堂国际文化交流的第一站,他们计划走访50国,下一站,将走访世界四大国际化都市,有“浪漫之都”之称的法国巴黎。
武汉观照堂曾组织了24位摄影家赴韩国全罗北道拍摄采风、交流文化。图片受访者提供。
“除了国际间摄影文化交流外,观照堂还在着手进行摄影技术研究和实践、专业水准的艺术创作和图片市场探索与作品推广。”王岳君介绍,去年,他摸索起摄影技术界的“尖板眼”——“湿版摄影”。起源于19世纪英国的湿版摄影技术,在民间已消失多年。8月22日,荆楚网记者有幸走进观照堂湿版摄影工作室,实地感受神秘的“湿版摄影”。
第一步是暗房中的准备工作,王岳君拿出一块12厘米见方的玻璃,用酒精擦拭干净,随后,在一面沾上以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后浸入硝酸银,大约4分钟后取出,放入底片夹。拍摄过程只有一秒,闪光强烈。随即,取出感光后玻璃版,立即进入暗房,将照片放入药水中显影、定影,随后,照片还要烤干、上漆才算完成。
拍摄时间并不长,但玻璃片的洁净程度、火棉胶的附着情况、拍摄时的光线,温度、气压、湿度,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像品质。每一步都要求细致和耐心,不能出一点差错,作为模特,要求能够稳定坐姿,配合拍摄,情况与画室里作画颇为类似。
“湿版摄影”是摄影界中的奢侈品:技术要求高,成本贵。王岳君简单算了一下,湿版摄影用的机器块头不小,做工复杂,早已停产,他都是自己画图纸,找工匠定做;算上手工、药剂,独一无二的底片等等,一整套湿版照片拍下来,成本近万元。
王岳君计划与湖北省京剧院合作,用“湿版摄影”拍摄100张中国京剧脸谱。图片受访者提供。
今年10月,王岳君计划与湖北省京剧院合作,用“湿版摄影”拍摄100张中国京剧脸谱,并计划将最常用的的玻璃片换成中国的特色——“陶瓷版”。“用最中国化的材料,表达最中国的符号”。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国粹”,让西方的古法摄影术与东方几百年的古老艺术跨越时空在当今联姻,成就新的艺术形式。
在艺术创作方面,观照堂曾多次组织海内外多位摄影家赴非洲等地采风。观照堂创始人、董事长,武汉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考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明先生,常年专注于探索和拍摄生态摄影。“在苍茫天地之间缓缓迁徙的象群、在山水间或站立或翩然起舞的火烈鸟、在无边草原上拥挤前行角马……”当日,记者在观照堂影像艺术中心,看到了多幅杨明镜头下的自然生态影像。“想用镜头给观展者带来灵魂深处的震撼。想通过摄影这最直观的视觉语言去展示非洲的野性、神秘、大美,让观者有更多的环保意识。”
今年初,观照堂承办的中国-湖北“情系非洲”大型公益摄影作品展暨杨明《遇见》画册出版首发式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这是湖北省内首次以非洲自然风光、野生动物、人文风情为主题的摄影展,对进一步促进中非深层次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国人自然保护意识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无论是国内外摄影文化交流,还是艺术创作采风,抑或是摄影技术研究和实践。当观照堂的这群摄影艺术家们拿起相机的那一刻,世界就在虚拟与真实中往返。在照片中获取生活的经验与阅历,日出而摄,日落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