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沧州网|时间:2016-11-21|栏目:理论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王华 蔡子浩)“过去,我们种植小麦、黄豆、养鸡、捉鱼,全家年收入不到15000元。如今,通过扶贫专班的指导,仅种植的1亩杭白菊,养的4头猪,就能增收5000元,如果收益好,明年将多养几头猪,进一步扩大杭白菊种植面积”,6月12日,仙桃市郑场镇络绎村村民冬海说。
40多岁的冬海是该镇络绎村村民,患慢性肝病,妻子腰椎间盘突出,年近90岁的母亲双目失明,且需要照顾,一家人都无法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非常拮据。为了帮助冬海一家脱贫致富,仙桃市郑场镇扶贫专班出实招,倾力相助,通过产业促发展等手段,助其摘掉贫困的“帽子”。
同时,在扶贫工作中,仅郑场镇就出资50万元,在当地成立了扶贫基金会,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该镇“五有”人士,慷慨解囊,截止目前,该镇已募集教育扶贫基金100万元 ,产业扶持基金50万元,后期还将陆续募集创业基金、重病医疗救助基金等,确保全镇7个贫困村,1331户贫困户,4532人贫困人口,在2017年全部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而这,只是仙桃市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仙桃市辖22个镇(办、场、园区),其中省重点扶持老区镇和插花贫困镇各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8.11万人。
近两年来,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把贫困村、贫困人口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把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摆在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仅去年,仙桃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1858人,超额完成省扶贫办下达的6980人的减贫目标。目前,仙桃市正按照调结构、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绿色蔬菜、生态畜禽四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企、农社农超对接,积极构建“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财富的多赢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仙桃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75家,各类家庭农场116家,50%的农民、70%的农产品融入产业链中,农民年人均收入大幅增加。
据仙桃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仙桃市将坚持以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坚持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的扶贫培训,为贫困群众转移增收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户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提高贫困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